近日,有报道指出浙江杭州一家酒店不允许新能源汽车驶入其地下车库,而是指引它们停在地面上特定的宽车位,并在地下车库入口附近展示了一块关于“新能源车消防隐患”的告示牌。酒店方面对此解释,此举措是基于地下车库的封闭环境可能带来的消防安全隐患。此事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。

禁止新能源车在地库停放是否合法

部分网友支持该做法,认为新能源车若在地下车库发生火灾,救援难度大且可能对其他车辆造成严重后果,地面停放是合理的预防措施。然而,另一部分网友则认为这是对新能源汽车的不公平对待,既然新能源车已通过国家安全检测并合法上路,理应享受与传统燃油车同等的停车权利。

据最新数据,截至2024年6月底,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2472万辆,占汽车总量的7.18%,上半年新增注册新能源汽车439.7万辆,增长率创新高。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,其停放安全问题与管理需求间的平衡成为热议焦点。

多地出现了限制新能源车进入地下停车场的情况,例如宁波某大厦、太原部分停车场以及广东省博物馆等,均采取了新能源车与燃油车分类停放的策略。这些举措多基于安全管理及消防安全考量,尤其是在新能源车自燃事故频发的背景下。数据显示,至2024年6月,我国已报告超过1630起新能源车火灾事故,电池热失控是常见原因。

公众对新能源车地下停放的态度各异。有的小区居民支持禁止新能源车进入地下车库,以防患于未然;而许多新能源车主则对此表示不满,认为这是对新能源车的歧视,特别是在当前停车资源紧张的情况下,这种限制加剧了停车难问题。值得注意的是,尽管部分停车场已尝试油电分离停放,但在北京、天津等地,地下车库普遍允许新能源车与燃油车混合停放。

法律专家指出,当前法律法规并未明确禁止新能源车进入地下车库,但停车场管理方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管理措施,同时也应考虑车主的合理需求,避免构成不公平对待。若新能源车在地下车库发生自燃,责任归属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析,包括车主是否操作不当、车辆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或停车场管理是否存在疏漏等。

专家呼吁,应对新能源汽车的停放管理进行立法明确,既要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健康发展,又要确保消防安全,同时平衡车主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。一些地方已开始实施分类管理措施,并加强技术与管理创新,如设置专门的充电区域并配套消防设施,旨在既保障安全又满足新能源车主的实际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