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此为旧著,聊博一乐)

久古

7月29日晚进行的中超联赛第20轮,武汉三镇主场与上海申花之战,由于比赛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意外状况,导致大量球迷和媒体人的关注点都不在比赛的本身。但事实上,这是一场技战术素养相当高的较量,特别是客队。本文试从申花的第一个进球入手,对整个进球过程作一详细分析,权作一。如果能够给国家队教练组成员带去一点点帮助,则荣幸之至。

在分析之前,先简单介绍一下申花的基本情况。朱辰杰因伤缺阵,顶替他的是金顺凯。第30分钟时,杨泽翔顶替因伤下场的右后卫马法纳。申花的首发阵容中,马莱莱和谢鹏飞首发双前锋,特谢拉为前腰;3中场自左至右分别为吴曦、阿马杜和高天意;另一名首发中卫为蒋圣龙,左后卫徐皓阳,守门员鲍亚雄,这是一个标准的4312阵型。

第41分钟,鲍亚雄球门球传给蒋圣龙。当时场上的情况是:申花的两名边后卫已经出现在前场,其中杨泽翔更是前压至右边锋的位置,徐皓阳在中路、即前腰的区域,特谢拉则回撤接应拿球。

也就是说,利用开球门球的一点点时间,申花的阵型第一时间就变成了2422:两名前锋和3中场位置基本不变,两名边后卫变成了前卫,特谢拉则是“活动的棋子”。当对方前锋就地干扰时,特谢拉把球回传给周顺凯后转身沿中路直线高速前插,并且一边跑一边观察周顺凯,应该是随时准备接应。无人防守的周顺凯向前推进了10米左右之后,斜传左侧的吴曦。

这个时候,时间刚刚过去11秒。申花球员的站位又变成了2242:两名中卫、吴曦和高天意位置不变,徐皓阳和杨泽翔分列左右边锋;中路的大量区域为特谢拉;阿马杜则与特谢拉并排、且更靠近杨泽翔一侧。

接下来的情况是:吴曦不停球一脚垫传特谢拉,后者面对邓涵文的防守跑动中一脚出球回传给徐皓阳,同时高速前插,并在双方的互相拉扯中把邓涵文带了个踉踉跄跄(注:赛后有球迷评论认为,特谢拉这应该是一个犯规,申花进球无效,此为另话,在此不作讨论)。而趟了几步后,徐皓阳并没有选择内切、向前传给特谢拉或者马莱莱,而是与吴曦来了一个互相倒脚,把对方的一名防守球员带“晕”、也给自己带出了空档。此时,直播画面显示为第42分钟。

第42分02秒,徐皓阳一记精准的45度传中,杨泽翔甩开主队只看球不看人的协防球员飞身铲射破门。这个时候,时间定格在42分03秒。也就是说,申花这次进攻,从鲍亚雄开球,到杨泽翔最后进球,只用了1分03秒钟。

整个过程,武汉三镇球员没有碰到皮球。而申花主帅斯卢茨基一直在场边猫着腰在指挥、呼喊。特别是徐皓阳即将传中之前那一刻,呼喊和肢体动作达到了一个高潮。

之所以如此婆婆妈妈唠叨这个进球,盖因这是一次经典的、甚至可以说是教科书式的进攻。个人认为,至少有一点值得国足学习。这“一点”,就是442阵型不能再用。

这个话题,此前已经谈得非常多了。这次看了申花和武汉三镇之战、特别是上述进球的过程,更应该给国足教练组一个启发:4231或者4312可能更适合国家队。

理由非常简单,国足短期内无法找到能够胜任的单后腰。而如上分析,申花的4312阵型中,前腰并非一定时刻都要站在前场中路负责进攻组织。特谢拉只是前、后场两次接应,并且都是一脚出球。此外,他以灵活的跑位拉边、带开对方的右路防守,给其队友创造了进攻的空间。

但国足在36强赛中,前腰无论是韦世豪还是王上源,均非特谢拉类型的球员。前者习惯于边路进攻,不具备大范围跑动的能力;后者乃后卫出身的防守型中场,接应、拿球、传球更非其所长。理论上说,最适合的球员应该是张稀哲、戴伟浚和谢鹏飞中3选1,但这3名球员都没有得到伊万的重用。

特别需要说明的是,国足的442阵型站位过死,不说基本上,根本就打不出申花这种1分03秒钟之内连续变几种阵型的战术。当然了,边后卫变身边锋甚至前腰,在国家队中更是闻所未闻、见所未见。而国足钉是钉、铆是铆的站位,又简单、通俗了442阵型,对方的防守也变得更为轻松。

或许有人会说,申花有几名外援、个人能力更强,国足无法学。但如上分析,那1分03秒中之中,真正触球的外援只有特谢拉,并且两次均为接应式的一脚出球,并不需要太高的技术水平。相对来说,后一次、即前场回敲给徐皓阳算是有对抗条件下的传球。即便如此,难度其实也并非特别大。它需要的只是球员在场上的观察能力、应变能力以及动作运用的合理性。

个人认为,国足应该学申花,主打4312阵型,特谢拉的角色由阿兰或者谢鹏飞来担任。3名中场,首发建议吴曦为主,辅以李源一、高天意、李可、王上源等组成。至于左后卫,首发应该是杨泽翔。刘洋已被证明难堪大任,当为替补;右后卫人选另说。

4312阵型的最大好处,就是中场防守力量增强了,并且进可攻、退可守,球员也更容易理解和适应。总的一句话,无论如何,442菱形中场不能再用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